陈玉成是相当优秀的天才将领,死的时候才26岁左右,当时那时候,年轻啊气正盛的时候,他怎么就败了?我分析它的原因,在这里我想来评评,太平军和湘军两边的情况。
第一,太平军主谓分散,洪秀全犯一大毛病,是大忌,他1858年开始启用陈玉成、李秀成的时候,对他们是很信任的,而且把他们封王以后,也没有分散他们的权利,就指定这两个人是最高指挥,所以他们俩联合作战,取得很大的成绩啊。
首先是破了江北江南大营。接着三河镇一战,消灭李续宾。虽然只消灭了6000人,那可是湘军最骨干的力量,所以消灭了以后,这个曾国藩好几天都吃不下饭呢,第一心疼,第二他着急。可是当这两个大将威望非常高的时候,权力非常大的时候,洪秀全不放心了,自从杨秀清那事以后,石达开这事以后,他对将领们有权,特别是领的兵权,他非常不放心,所以他反而呢?分封李秀成,陈玉成好多部下,也做王。
都可以跟他们差不多平起平坐,所以安庆之战呢?一直打的那么坚决的时候,那么激烈的时候,居然没有授予一个正式的最高指挥官。那么陈玉成为什么能指挥呢?靠威望,后来靠威望调集部队啊,但是他没有授予最高指挥,他没有处分那些各行其是降领的权利,战场上谁不好好打仗,谁不听命令杀谁,杀他一两个,你看看管用不管用,他没这权利。人家也是王,这就违反了兵权贵一的原则。
湘军方面就不一样了,并且慈禧太后让曾国藩负责指挥四省军队,当时胡林翼也是湘军的头儿,威望不亚于曾国藩,可是胡林翼这个人,是大儒啊,他不争指挥权。处处跟曾国藩商量,曾国藩结硬寨,打仗呆,胡林翼一看形势,给曾国藩建议破兵围城,强兵打援,一兵围城,三兵打援,这个策略做的非常好。
曾国藩就接受了,果然真的是,打援成为最重要的,而且胡林翼呢?努力的保证了,曾国藩的军队的供应,他到湖北去,去做巡抚,他知道湖北是粮仓啊。他努力的进行生产,就对农民的生产给予各种保护,保证正常的粮食供献给湘军打仗,所以曾国藩的后方一直没出问题,所以人称啊,胡林翼是湘军的萧何,所以湘军指挥权统一,这一点非常重要。